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枪榴弹的使用十分广泛,它成为基层连队迫击炮的重要补充,充分发挥了类似于超轻型迫击炮的作用。对于那些无法及时获得炮火支援的作战单位来说最好的股票配资导航网,枪榴弹的存在显得尤为重要。战后,榴弹发射器仍在不断发展,苏联军队在1960年代决定为装备的AKM突击步枪研发一种创新的榴弹发射器。
最初,设计师们考虑在步枪的枪口安装一种传统的枪口式榴弹发射器。然而,由于使用的空包弹不足以提供所需的射程,导致无法满足军方要求的50到400米的打击距离。因此,设计团队最终决定开发一种下挂式榴弹发射器,这便是后来著名的OKG-40“Искра”型号。该发射器设计出色,拥有独立的击发结构,且弹药配备了单独的发射药,这种设计在如今的武器系统中被广泛采用,但在当时却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创新,与其它国家的相关研发思路也相吻合。
展开剩余68%从外观来看,OKG-40就像一支单发的信号弹发射器,设计相当巧妙,配备了手枪式握把和自主的击发机制。顶部还具有与刺刀座和枪管相结合的固定结构,整个发射器的重量为1.15千克,便于携带和操作。它采用的43毫米口径弹药,发射管长约140厘米,内膛设有膛线,能够赋予弹药自旋,从而保证飞行路径的稳定性。然而,由于其弹道较为弯曲,射手不能直接利用步枪原有的瞄准具,因此在发射器的左侧上方安装了一个摆动式的瞄准器,以便射手能够更好地确定枪口的仰角。
该发射器支持两种类型的枪口装填弹药。一种是用于对付步兵的榴弹,对未受保护的目标具有良好的杀伤效果,而另一种则是配备反装甲战斗部的专用弹药。在垂直命中的情况下,该反装甲弹能够有效穿透5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不过,如果命中角度偏离垂直,则其破甲效果会大幅降低,甚至有可能无法引爆。例如,当弹药以45度角击中3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时,其穿透的概率甚至不超过60%。
发射器设计上还配备了一个气体排放口,其主要作用是在高仰角发射时,通过排放一部分气体来降低腔体内的压力,从而减小弹药的初始速度,并缩短其飞行时间。这种设计在攻击贴近遮蔽物后隐藏目标时极为有效,此时弹药的初速度大约为55米每秒。而若要达到最大射程,则需关闭气体排放口并以更加平缓的角度发射,此时弹药的初速度提升至60到80米每秒,弹道也显得更加直线。
设计师在早期阶段还曾考虑为该发射器配备类似于RPG的超口径弹药,虽然在测试中曾取得过两发弹药同时击中同一区域的好结果,但最终这种设计对发射器的整体结构造成了损伤,这意味着其实际应用价值非常有限,因此相关的研发工作被迫暂时中止。随后,苏联军事专家在越南的战场上看到了M16步枪所配备的下挂式榴弹发射器,经过对比评估后,苏方坚定了开发下挂式榴弹发射器的决心,选择了性能更优的GP-25榴弹发射器,最终导致作为苏联首款下挂式榴弹发射器的OKG-40被迫退役。
发布于:天津市富通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